发布于 2017-03-21 10:11
31 楼
雀儿山带给我震撼 约12:30,我们走上一个平台,就看见了雀儿山的主峰,这时还碰到了难得的好天气,阳光灿烂,看着前面的队友走向雀儿山的背影,我的心也在微微的颤抖,拿出相机拍个不停,因为,这才是我要的登山,这才是我梦中的雀儿山! |
艰难的雪地行走 今天主要是雪地行走,路程不远,海拔上升不多,听说只要3个多小时。但因为积雪太厚,又是负重,走起来感觉特别的累,每走一步都是非常的艰难,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寸步难行。我跟着协作的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抬,并开始数数,一般数到30—50的时候就会有队友喊停,我也见缝插针拍几张记录照片。 |
AB组相逢在路上 虽然我们都是参加川藏队7月份的雀儿山登山活动,但A组比我们早两天到达和出发,所以AB组的队员一直没有见面。今天,在C2到C3的路上,我们两组队员终于见面了,只不过他们下撤,我们前进。两组中有一些互相熟悉的队员,少不了一番寒暄。而我最熟悉的莫过罗日甲了,A组的攀登队长,也是川藏队战功显赫的人物,因为5月份他们来深圳的时候,我和罗日甲一起喝过酒。 和罗日甲合影留念,感觉矮了一大截!(我1米72) |
半夜三点起夜的时候,看见C3营地有灯光,他们发现我后还向我闪了几下,我也用头灯回应。 上午10点,我们开始向C3出发,此时,新加坡队员已经快到6043米的垭口了,我们全体队员和协作一起为新加坡队友喊加油。 |
D8:7月24日,C2(5350米)——C3(5585米),AB组相遇在路上 又一个梦幻的早晨 6:18走出帐篷,照例只有我一个人。天气比想象的要好,天空打开,四周云雾缭绕,雀儿山清晰可见,东边开始出现黄色的云彩,云雾和光线在不断的变化,我仿佛置身梦幻世界,又一个美妙的早晨! 登顶固然重要,但对我而言,过程可能比结果更重要。欣赏沿途的美景,体验登山的快乐,记录美妙的时刻,也是我旅行必不可少的部分。 | |
前方传来坏消息 到达C2后,我找苏拉打听A组登顶的消息,苏拉告诉我:今天A组7人4点起床、5点出发,因为出现一个新的巨大冰裂缝,修路多花了一些时间,到达6043米的大冰壁的时候已经下午2点多了,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全队下撤。这个消息令人沮丧,我们全队也多了一些担心,只能寄希望明天新加坡的两名队员登顶成功。 用长焦把C3营地拉近,可以清楚地看见C3后面巨大的冰裂缝,这也是为什么C3不能建在更高位置的原因所在。 太阳很大,雪地反射厉害,赶紧涂上防晒霜。 拍了几张照片后,我赶紧钻进帐篷休息,倒在防潮垫上就想睡觉,又怕睡久了晚上睡不着。这时苏拉拿着摄象机,一个一个帐篷挨着摄像。 在C2,都是靠化雪水来做饭的。 变化无常的天气 高原的天是姑娘的脸,说变就变。自从我们到达大本营开始,每天都要下雨,有时还电闪雷鸣,但很快又艳阳高照,让我们总是处在担心之中但又不至于绝望。关键是它变化无常,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场雨什么时候来,又在什么时候走! 今天刚到C2的时候太阳大得不得了,但不一会就开始下雨,我们只好钻进帐篷休息,连晚餐都是川藏队的协作送到到帐篷的。 照片被包围曝光了 在帐篷中闲着没事干,就拿出相机翻看今天刚拍的照片。这一看不要紧,立马吓我一跳,今天拍的照片全被包围曝光了,就是连着的两张照片,一张曝光正常,一张曝光不足!我从来没有设置这个功能,前几天也是好好的,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最大可能是我把相机给协作三郎的时候,他不小心动到哪里了。对着菜单弄了半天,总算恢复正常了。 |
中午1点,我们就到达了海拔5585米的C3营地,只徒步了3小时,海拔上升235米。我问苏拉:为什么不把C3建在更高一些的地方?苏拉说:上面没有合适的地方,也不安全。但据我了解,在我们之前和之后都有把C3建在5700米左右的。我想,不论把C3建在哪里,肯定都是有利弊的。建在5585米的地方肯定更安全,但第二天冲顶所花的精力就要大得多,我们A组就是因为修路花了太多的时间,不得不在6043米的地方选择下撤。但如果C3到顶峰的路提前修好了,那么从C3(5585米)登顶时间也是足够的,一般只要6小时左右,比如我们B组,3:40出发,9:10就有人登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