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17-03-21 10:09
61 楼
10月8日 新泽西基地 离开特拉华基地,向北只跑了200来公里就到了新泽西一个哥们儿的家,是我的发小,我弟弟中学同班同学,哥们儿的太太也是我们中学校友,而且她妈妈还是我读中学时候的老师。总之关系千万重,如果路过而不蹭几顿饭,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2008年十月底也在这里住过,正赶上很美的秋色,回去还写了篇东西,现在重发一遍,聊也塞责。等有新发现再写新的。 一个美国小镇 在一个家住新泽西州的朋友家里住了一星期,略下功夫考察了一下他家所在的镇,把镇上大约四分之一的地面和一些公共设施粗粗看了一遍。 小镇虽说是在新泽西州,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在临近的纽约市上班。所以,按美国的说法,这里应该算是大纽约市的卫星城市,相对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通州之于北京,番禺之于广州,青浦之于上海。又因为全镇的面积绝大部分都是住宅和和居民相关的服务设施,因此称它为一个住宅小区也未尝不可。 小镇让我在看过第一眼就深感震惊的是它的环境之优美。我来美国前,在电话上对朋友说想看看美国的红叶,朋友却完全提不起兴趣。到了他们家我才明白,所谓红 叶,秋景,不过是他们秋天里的寻常景致而已,早就看得无动于衷了。但我这个长期住在水泥丛林里的人看见就不免欢喜赞叹。真个赤橙黄绿,五光十色,满目皆是。要知道,这里是居住区,并不是山野之地。我相信我的描述没有夸张,国内的秋色我虽然看得不够多,但毕竟我也是见识过四川米亚罗的人。这样的居住小区, 在世界上别的大都市我也没见过。 居民的住宅当然绝大部分是独立房子,而且大都相当大,充分反映美国生活方式的奢侈。这个是意料之中的。汽车时代以来,世界上民居的理想已经被媒体塑造成美国式的独立花园洋房了。这里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房子的千姿百态,没有一栋重样,而且以几十年的老房子居多。虽然简陋的也有,但细心维护、光彩照人的居多,多半 够得上上明信片的标准。更难得的是数量可观的数人合抱的大树,那么大,那么老,树龄总有一二百年,在很多国家,那样的树只有深山老林里才有。 镇政府和门前的池塘 有一天我一口气在住宅区走了四个小时。光线很好,房舍争奇斗艳,引人注目,绿草如茵,树叶五彩缤纷,吸引我拍了不少照片。 四个小时内,我见到7只松鼠,一只野兔,一只土拨鼠,但是只见到四个人:三个人跑步,一个人遛狗。主干的路上车比较多,但半天里我只听到一声汽车喇叭,那声喇叭是按给我听的:一个被我问路的老太太,看到我走过了我问的那条街,开车追上来提醒我。 和我隔三差五碰头的只有邮局的车子和邮递员和修缮房屋的建筑工人。 因为过两天就是鬼节了,很多房子都做了装饰,大门周围摆着骷髅、巫婆玩偶,窗户上爬着大的蜘蛛,门前的草地上插着牌子,上面写着:胆子大你就进来。 其实不必,那么大的地方,简直像没有人烟,又静得出奇,想想其实就有点瘆人。如果是我北京那些需要隔三差五找朋友吃饭、砸金花的同志,只要在这里住上一个星期,可以确保把他们闷出毛病。 这般的“地广人稀”,房子如果这般盖法,放在北京通州,开发商就会要宣称:“只为XX位尊贵人士打造”。 作为图书馆迷的我当然不会放过镇图书馆。论规模、设备、藏书,我觉得应该拿中国的县级图书馆来和它比才行,而我去过的中国县级图书馆里,只有上海的青浦县图书馆可以跟它分庭抗礼。但是青浦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46万,我觉得大概没有理由要求青浦县图书馆也像这个镇的图书馆一样给居民提供那么多的免费的课程和讲座:电子邮件入门,初级和高级微软word软件课程,Publisher初级课程,google docs简介,如何利用网上的商业和投资方面的资源,如何利用网上的旅行资源,秀兰·邓波儿的生平与电影,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和作品,新泽西的森林,作曲家维瓦尔第的生平和作品,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生平和作品,法国旅行,等等。 镇上的图书馆 我路过镇政府的时候,到秘书室要了资料,得知这个镇有7家小学,两家初中,一家高中,还有一个专业的交响乐团,和一个消防队。 我立刻去交响乐托排练的场所参观。他们秉承欧洲的传统,排练和演出都常常以教堂为场地。那是个有四十多个职业乐手的相当大的乐团。演出水平呢,以我这个外行人的鉴赏水平而言,相当好。 乐队在排练 资料还说,全镇的人口是29644人,面积6.29平方英里,约合16.3平方公里。 朋友介绍,美国的《金钱》杂志每年都要评选最值得居住的小镇,但是这个镇不够资格入选,因为经济性不好,也就是说,太贵了。这里的居民家庭年均收入是9万美元,我上美国政府统计部门的网站查了一下,发现,美国全国只有一半的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 镇上的孩子在课外运动 这里是新泽西州很不错的学区,而且就学政策很不错:在这儿买了房子的,自然就近入学;在这里租房子的,哪怕是公寓房,孩子照样就近入学。 租房子的人,连地产税都不用交,就可以和永久居民一样享受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 | |
10月13日 新泽西房东太太的生意经 新泽西哥们儿家。 屈指算来,这次来美,东南西北,在十来个中国朋友的家蹭住过,新泽西这家是唯一的一家租房子住的。 这幢两层、三个卧室外带地下室、顶楼(相当于一个房间)、花园的独立房子,一个月租金是2500美金。 之所以租房,原因在哥们儿的太太身上,她是个地产经纪。 她给我算了笔账:如果在这个小区买栋他们中意的房子,应该比现住的这栋要好一些、大一些,就要40万美元首付,然后还要每月付按揭、每年付地产税。如果她选择租房,既可以享受这个很好的小区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位置、高质量的学校,还可以拿这40万美元来进行投资:在别处买投资房,以房养房。 她投资的房子在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奥兰多有全球最大的迪斯尼乐园,离海又近,所以是美国很热门的家庭度假目的地。她的房子基本就是向去奥兰多度假的美国人短时出租。 除了出租自己的度假屋,她也出售那样的度假屋,买家哪里都有,美国人,加拿大人,也有大陆的有钱人。 卖出去的房子要装修,租出去的房子要清洁、维护,所以房子一多,所需各项服务也多起来,她索性就自己成立了一个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卖房,装修,出租,清洁,维护。 让我觉得新鲜的是,她经营的所有的房子都在奥兰多,她的公司在奥兰多,但是她就在新泽西家里上班,靠网络、电话和客户、员工联系,遥控。 她来美国十几年了,出国前在国内当过几年英文教师,来美后先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在福建人办的学校给那些人蛇偷运出来的华人黑工教餐馆英语,在风投公 司做项目经理,在房贷公司做房贷等等。干房贷的过程中发现地产经纪这个行业,于是去听课,参加考试,把执业牌照考下来,然后挂靠在一家地产经纪行,就一个 人风风火火干起来了,几年下来,就自立门户了。 他们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上初一,老二刚100天,一个月1600美 金请了个湘西农村来的大妈当保姆,带孩子、做饭、做清洁。我的哥们儿在一家公司工作,朝九晚五,白天家里就他太太和保姆在家,各干各的。老大自己走路上学、放学。她在电脑、电话上工作,抽空还可以吼几句不做功课、不练琴的老大,抱着爱笑、脸红得像关公的老二逗逗、喂喂奶、喂喂水。偶尔开车去趟银行、买买菜,或者接送保 姆、老二去社区的公园散步,所有的事情开车五分钟全部搞定。 |
10月14日:发生在高速路上的一件小事 离开新泽西哥们儿家,经过纽约、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重返新英格兰的缅因,算上两头,一日跨六州。 忙着赶路,别的啥也没干。几乎全程都走州际高速:95,84,91,495...... 最值得记的,是一件小事。 事情发生在一个高速收费站,大概是95号公路,靠近纽约市的某个地方。收费员是一位40岁上下的女士,我靠过去停车准备付费,她管我要进高速时领取的票,我没有,说实在的,前面我没注意到有人或机器在出票,所以我就开过来了。 “没有票的话,是11块。”她说。 “收信用卡吗?” “不收,只收现金。” “没有现金怎么办?”我问。 她挥了挥手,示意我走。 我一分钱没出,就走了。当然我说了谢谢。 这位女士让我想起另为一位女士,前几天我在华盛顿基地附近一家沃尔玛的收银员。我买了一袋苹果,收款的时候那位收银员用扫描器扫来扫去也扫不出价格,她问我知不知道价钱,我不知道。 她又扫了两次,还是没反应,就自己在收银机上自己输入了一个价格:两美元。 出了商店,开车带我去的朋友跟我说,那袋苹果肯定不止两美元。我完全同意,我觉得四美元也不止。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它到底值多少钱,对不对? 一个收银员可以自己做主决定所售商品的价钱? |
10月15日:缅因的秋色 今天继续往北走,去缅因州的鹿岛Deer Isle。 沿途经过了世界上地名起得最乱的地区。看看我都经过了什么地方:柏林,贝尔格莱德,南巴黎,悉尼,温莎,贝尔法斯特,奥克兰。 我有点神经错乱。温莎,切尔西,汉普顿,贝尔法斯特,都好说:这里是新英格兰,我理解。但是,巴勒莫,悉尼,奥克兰,贝尔格莱德,法兰克福,里斯本,特洛伊,这是怎么回事?还有挪威,中国! 顺便说一下,鹿岛就是属于路牌上的Bangor,而Bangor住着个在中国颇出名的作家:斯蒂芬金。在中国很受欢迎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 旅馆服务员说今年缅因的红叶不太好,因为干旱,叶子红得不那么灿烂。 我还挺满意。跑了一天,路边基本上都这个水平。还不错吧?要有太阳,比成都附近的新都桥也不差吧? 很多树树叶都快掉光了。不过我觉得凋零的树叶也有它的味道。 不挺好的吗? 海边。 缅因3号公路边的一个墓地。 鹿岛。我是看了斯坦贝克的游记才对这个地方发生兴趣的。斯坦贝克说它像英国西海岸康沃尔等郡海边的小镇。我没去过英国西海岸,但看过照片,是挺像。 旅游旺季结束了,镇上相当冷清,只有两家旅馆和一家饭馆还在营业。 缅因州的别名叫龙虾州。 我对海鲜向来没什么热情,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龙虾。 鹿岛是传统的捕龙虾渔村,盛产龙虾。斯坦贝克在他的游记里记下了这里的龙虾给他留下的美好记忆。 晚饭我点了一只一斤多的龙虾。吃法还是和斯坦贝克五十年前的吃法一样:煮熟,蘸柠檬汁和化了的黄油。 我很失望。 煮熟的龙虾,肉有点像橡皮筋,有点韧劲儿,远不如我喜欢的吃法:生吃或者熬粥。 很奇怪,座无虚席的饭馆里,只有我一个人吃龙虾。 服务员把我的龙虾端上来的时候,我有点束手无策:我从来没和带壳儿的龙虾打过交道。服务员也看出我神色不对,马上指点了一下门径,然后去忙活。我听得似懂非懂,但也没太在乎:反正把壳儿打开,把肉找出来呗。 一开始动手,先溅了一身水:龙虾里头有水,我一把揪下一边钳子,水花四溅。 旁边有两桌人显然早就等在那里看我笑话了,看我果然胡来,马上轮流过来详加解说。我一边继续拙劣的表演,一边跟他们聊。原来两桌人都是岛民,其中一桌是对夫妻,先生就是镇上打龙虾的渔民。 先生指导完,回到自己座位上,一边吃自己的饭,一边盯着我,一边不断纠正我。我也没太认真学习,再说了,他们说的英语正如斯坦贝克所说,有很浓重的英国西 海岸人的口音,不好懂。看我屡教不改,当妻子的终于忍不住了,走到我桌边耳提面命。看我稍微上路了,还特意叮嘱我:龙虾肚子里那些青色的像婴儿拉的稀屎一 样的东西,有人很爱吃,你要愿意可以试试。 虽然她盯着我看,我还是把那泡稀屎搁到了边上。 大块的肉快吃干净的时候,大概他们看出我吃得很不负责任,当丈夫的又远远地高声提醒我:那些细螯,里面有肉,那是我妻子最爱的部分,你一定要把肉吸出来吃掉! 没办法,众目睽睽,我不可能把那些鸡肋一样的东西一股脑扔掉,只好一根一根把它们扯下来、撅断,作势猛吸。有的里面的确有点肉,但我没觉得味道有什么两样,还那么费事!说实在的,要不是怕不礼貌,我真恨不得把那些细螯送给他太太才好。 吃完,那对夫妻还拉我到他们桌坐了会儿。听说我去过不少地方,先生问: “哪个国家的姑娘最漂亮?” |
早上起来,下着小雨,岛上大雾弥天。 雨不大,温度也有十来度,所以我照原计划上路,打算到美国陆地的最东端(A)看一眼。那个地方在缅因的东北角,和加拿大魁北克省交界的地方,离鹿岛(B)大约200多公里。 跑着跑着,情况不对了。雨越下越大,竟至豪雨如注。 因为路况不错,车子又少,我还是继续跑。 跑着跑着,更坏的情况出现了:我走错路了。 硬着头皮往我认为正确的方向跑,直到最坏的情况出现:我那山寨名牌骑车服原形毕露,开始漏水,巴基斯坦产的号称防水的靴子也开始进水。 我觉得季节发生了变化:出发时是秋天,此刻已是隆冬。我想起几年前骑摩托从北京回长沙过春节时的可笑而悲惨遭遇。 湿透的袜子、冰凉的双脚让我想起在芝加哥美国陆军第三军纪念馆看到的一副漫画:一个大兵对他的战友说:昨天你救了我一命,我发过誓要报答你。这是我唯一一双干袜子,送给你。在深秋的冷雨里骑了半天车,使我对一战时堑壕脚给大兵带来的苦难倍感同情。 全身冰凉。早上出发的时候,因为温度不低,所以我连羽绒服都没穿。现在骑车服漏水,也不敢把羽绒服拿出来穿。 只有两手的温度尚可。我那付快递师傅专用的把套现在大显神威。 到下午一点,雨仍然很大,我在路边找了家麦当劳避雨、避寒、休息。上网查了查,跑了半天,居然离目的地还有100公里!肯定是跑错路了。 一群结伴出门的老头老太太,老眼昏花,看不清我停在外面的车牌,把我招过去问: “哪个州的牌子?” “弗罗里达。” “你就骑这么个玩意儿跑这儿来了?” 某种意义上这是种赞美。好比你在漠河看到海南牌子的摩托车时,你也会赞美那个骑车人。 更多的是惊奇。那部车在美国是80岁的老同志晚饭后骑出来兜风用到东西。 在麦当劳一直待到身上的衣服、袜子变干,雨变小,都下午三点了。我觉得不好玩了,果断地放弃了预订目标,掉头往南,去缅因州首府Augusta附近投宿。 路径班戈Bangor时,看到不错的秋色。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
头天已经盘算好,今天向东去新罕布什尔和佛蒙特州找红叶看,在以秋色之美著称的佛蒙特住。今早起来,突然心血来潮,到网上看了看天气预报,发现下一个目的 地多伦多后天开始连续下雨,所以我一不做、二不休,当即改变计划,放弃新英格兰,直接奔蒙特利尔,明天去多伦多,务必在雨来之前赶到多伦多。昨天的苦无论 如何不想再来一遍了。 多伦多那边我有个中学同学,跟我同班,她不但认账,而且承认做过我的班长。去年她回国我们见过面,一晃一年多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向她当面汇报工作。 临时在用谷歌地图查了个路线,四五百公里到蒙特利尔,在美国境内的路段主要在新罕布什尔州境内。 上了路发现,秋色也蛮不错,基本可以弥补我错过佛蒙特的遗憾。 途径新罕布什尔一个州立公园,是一座山。大约头天也下了雨,今天阳光特别明净,照得秋叶格外的干净、绚烂。 这样的无名小镇,在我眼里,秋色也很好了。这要放在外面伟大的祖国,还不早就驰名全国了? 估计是树种不同的原因,我经过的缅因、新罕布什尔简直到处都这个样子。 在佛蒙特州东北角跑了二十来分钟,就到了一处僻静的加拿大边检站。 大概我走到这条路线十分冷门,通过的人极少。我通关的时候就这么清净。 友好随和的加拿大边检官看看看我的护照,例行公事问了我几个问题,我也如实回答: “来做什么?” “旅游。” “要去哪里?” “蒙特利尔和多伦多。” “住在哪里?旅馆订了吗?” “没订,打算现找。” “带了多少现金?” “没带。” “有什么要申报的?” “没有。” 问完,把我的护照拿到屋里盖了个章,出来还给我,让我上路。 过了边检,加拿大这边就是一马平川,我兴冲冲地杀向蒙特利尔。 骑摩托跨过国界,这是第一次! 一来对在城里骑车十分讨厌,二来怕迷路,这次摩旅一次也没有骑车进过大都市。把车开进了蒙特利尔市中心才想起蒙特利尔也是个大都市!又正赶上下班的高峰时段,看看这车堵的! 不过,见识过北京的堵车,到世界上哪里都可以等闲视之。 | |
蒙特利尔。赶上一个艳阳天,感觉比北京天都蓝。 从蒙特利尔到多伦多500多公里,我走安大略401号公路。几百公里路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树,居然没把我看厌! 加拿大——准确地说,安大略省——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值得表扬,宽敞、整洁、便利,还有免费的无线网络。 预报下午四点有阵雨,于是我发足狂奔,想四点前赶到。预报很准,下午四点果然天黑下来,掉了几个雨点。 伟大光荣正确的班长亲自做了清新小菜为我洗尘。 广式香肠炒荷兰豆,好像是二十年前国内流行过的粤菜。时间过得真快啊! |
已经是第三次来尼亚加拉瀑布了,前两次在美国那边,想过加拿大来都未遂,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特意挑了个小青年旅馆住。听房东介绍,房子原先是尼亚加拉瀑布第一所诊所,是19世纪一个英国医生出资修建的。 因为躲过了旅游旺季,旅馆的客人很少,我住的四人间就我一个客人。 顺着尼亚加拉河往瀑布那边走,路边有许多提供早餐的家庭旅馆(B&B),一个赛一个的好看。 很多树叶子都快掉光了,所幸,还是有些树坚持到我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说的就是尼亚加拉的事。 欧洲中世纪贵族有这种衣领样式。这狗莫非也有些来历? 很多人跟我说过,尼亚加拉瀑布加拿大这边更好看。我觉得他们说得有些道理,特别是当我发现了一个很高的观察点的时候。 两次从美国那边看瀑布,我都对这个制高点垂涎欲滴,今天上去以后,满意极了。 从塔上看美国这边的瀑布。 在塔上的旋转餐厅吃了顿饭,相当愉快。关键是座位够高,佐餐的东西好。 到处都有我们的好兄弟。 | |
朋友开车带着我出来买东西,路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顺便看了一眼。 据朋友介绍,这个大学的农业、气象专业很强,再就是橄榄球队厉害了,是全美大学最棒的球队之一。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橄榄球队教练娈童案,就发生在这里。 赶巧了,今天正好有一场该校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球赛,是联盟的重要赛事,对大学来说就更重要了。于是全城变得忙碌热闹起来,到处堵车,到处是人群。在美国的小城,这么热闹可不多见。 票贩子也紧忙活。 一件球星签名的T恤要卖小200美金,由此可见球市之火爆,也可体现体育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球星签名的头盔,225美元,才只不过大学球星而已! 这个啦啦队不知道为什么在街上表演,是不是二队啊? 一个赛一个的胖,还跳得欢天喜地的。 我感觉逛美国大学校园和逛中国大学校园有个非常明显的区别:在美国校园里,你看到很多营养过剩、发育过分的女孩儿,在中国校园,你看到很多营养不良、发育不全的女孩儿,都挺可怕。 大学的旧主楼。赶上了秋天的尾巴。 正在拍照呢,它过来抢镜。 真羡慕它那一身皮衣,冬天要弄这么一身儿骑摩托,那是什么劲头? 晚上朋友的太太亲自下厨,弄了一大桌,还有美国特产,阿拉斯加雪蟹,还有珍珠丸子、水煮肉,满屋香气四溢,好吃。 暴饮暴食,吃完在他们家小区猛溜达消食。 我们吃,桌边有个的五岁的苦力拿着垃圾袋候着,一旦我们盘子里的蟹壳堆起来,他就过来收,绝不耽搁一分钟。 |
从北京到华盛顿,中间在洛杉矶转机,发现机场候机楼里居然有个哈雷的专卖店,当然主要卖服饰。
回北京前,把摩托寄存在华盛顿这边朋友家里。上路前,特意把朋友教会怎么发动摩托,然后请他每星期把我的摩托发动一次,怠速转上一会儿:我担心一个多月不动车,回头电瓶电跑完了。万一那样的事情发生,车子送到修车铺充一下电,我觉得能收我100美金。
朋友很负责,我在北京期间,他履行职责,按时着车。第三个星期,他来了个电子邮件:车大灯能亮,但车子发动不了了。我提醒他几个线索:还有油吗?试了风门 吗?依然解决不了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按启动键的时候,车子毫无动静。他根据开汽车的经验判断,也许是启动器坏了。
今儿朋友在地铁站接到我,一到他们家,放下行李,赶快到车库去看车。插上钥匙一拧,灯亮。晃晃车,有油。打开风门再启动,依然毫无声响。
黔驴技穷。
这下好,麻烦大了。在芝加哥转机的时候,看到机场候机楼附近的树叶都黄了。新英格兰那边肯定秋色正浓。这次一共再待一个月,车子要送修,弄不好就一个星期 动不了窝。我那个老爷爷开的车,即使铃木专卖店也未必部件齐全,一定货,再快也要三五天到货,再加上修理,随便一个星期就过去了。
既然别无良策,只好赶紧打听。上网查了修车店的电话,打电话过去一问:说是可以上门来看看,上门费100美金。也可以把车送到店里修,如果是启动器坏了,订货最快三天,到货以后,连部件带人工,200多美金。
这么贵,也没办法。车坏了,不修怎么办?
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多了,就没张罗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来拖车,打算明天再说。
正心焦呢,突然想起我山中的师傅迪安。给他打了个电话,寒暄几句,赶紧问计。他问:着车的时候,是空档吗?
他一问,我心里一亮:就是它了!
果然,让迪安在电话上等着,再把钥匙插上一看,空档灯不亮。换到空档,再一启动,车子发出轰鸣,像莫扎特的《欢乐颂》。
一天乌云散尽。
谢过师傅,挂了电话,浑身轻松。
过了一会儿,自己琢磨开了:像我这样的菜鸟,是怎么跑遍美国的呢?
在北京的时候在亚马逊网上搜到一本二手的哲学家桑塔耶纳的自传《Persons and Places》,才卖一美分。下了单,留了华盛顿朋友家地址,我人未到,书先到了。
1944年出的书,布面精装,成色不错。
书只卖一美分,但是运费是3.99美元。那也比在国内买合算,我记得有次想买本世界历史地图册,国内的二手书网站上卖两三千,亚马逊才卖30美金。
桑塔耶拿,就是那个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西班牙哲学家。